第111章 来到战国(六十七)(1 / 2)

我与长生 五十九夜 3407 字 1个月前

固然他们四人不是养孩子的料,但盘算下来的正事却是驾轻就熟雷厉风行的办了下来。

贵生蒙学在一个月后, 与学院一同开学招生。

不同的是蒙学学生年纪偏小, 打量的准备都在这前期针对宣传中。好在贵生村本就是近处闻名的乡镇客栈, 甚至还设有公家的信站等, 平常与庄院铺子有生意来往还有许多读书人路过。再且期末座谈时公开说了此事,以至于开学时多了许多稚童身影不说, 还有几个是兄弟姐妹手牵手进来的。家中富贵士族等, 则身后跟着家仆还在学院在置办一处小屋舍方便照顾。

因为这个,开学的夜晚羲和趴在床榻上数钱。

阿丑在旁抓一把钱,丢一下。声音脆生生的, 听得他眼眸一亮。

羲和抬头看他,他便嘻嘻傻笑。

学生的学费交到公处, 用于平时的学院支出, 属于她的钱则转在名下放着,有需要的时候拿着牌子去取就是。羲和眼睁睁看着那些钱落入公处, 看得心头正热时庄院铺子的管事们竟然将半年收成奉上。这本来就是应该的, 架不住羲和正好财迷,摸到就舍不得丢,索性就提着阿丑去饭舍匆匆用饭,又匆匆的提着他回去。

孩子天性都有些贪耍, 到了夜里时阿丑的眼睛就像是两盏发光的珠子。羲和特意为他打了一张高护栏的小床,但不到点他也不肯安静的躺在里面。见他没有把钱塞嘴里,遂落下心来继续数钱。

“一、二……”

各国货币不通,但因为生意为主大多是其中两种钱币。日累月积, 又因为地势原因,山上人与秦国一般多是用圜钱。一个个空心圆币小巧可爱,羲和搓绳穿钱,数着每十个为一小堆打上小结,直到十堆后便将搓绳首尾绑在一同。

“一。”

“一。”

“二。”

“二。”

充满甜蜜的数钱声有了附和声,阿丑不知何时与她一同趴着,与羲和用手肘支撑不同他骨头还有些软,趴的结结实实。手边拿着没有结的搓绳,一手拿着个圜钱。

羲和穿一个,“三。”

阿丑也学着穿一个,“三。”

“四。”

“四。”

“五。”

“我。”

应是在旁听了许多声,跟着能念清几个数字但慢慢地后面咬字不清了。羲和因为享受其中,穿的动作很慢,阿丑低着头认真的一边学一边穿,但他小爪子总有种笨拙感,只有少余成功穿过去的,偏偏他嘴上却紧紧的跟着。

以至于羲和的十个穿完,阿丑拿着手里的绳子打结不成,爬到面前坐在圜钱上拉着要她打结时才发现,上面仅仅只有两个圜钱。

羲和失笑,“你这个奸商。”

二顶十,谁敢和你做生意不过细想未来秦国大业的生意,奸商与否也无人敢置喙。

岁月总在她手边不经意远去,羲和不得不抓紧,“给你绑也行,这就是你日后的零花钱。”

“大”

“好不好”

阿丑歪了歪头,小胖爪子提着搓绳直嚷,“大祖祖!”

“点头,点头就帮你绑,就算你答应了。”

迷迷糊糊能听懂一些话的阿丑眨眨眼,看着羲和说话时微微点头他也不觉得点头。

“乖孩子。”

羲和当他答应下来,欣慰的摸摸头为他打结。养孩子这种事情耗费精神钱财,能省一点是一点。反正关上门,别人也不知道具体如何,总而言之这是阿丑亲手穿亲口答应的。

由此羲和更是高兴,数的越发仔细起来,身旁的阿丑也精神百倍的奉陪到底。

直到又一更鸣响,阿丑满眼泪珠子时才将沉甸甸的串串钱币收起来。

学院没有所谓的打更人,用的是匠科打造的时钟,里面的沙漏分量都是羲和调制,白天每隔一个时辰就将木头敲响大钟。直到酉时,值守护卫换班时则去关了机关,换上夜里打更的锣声。如此不必耗费多余人力,也能知道每日起座。

阿丑张大嘴巴打哈欠,泪眼惺忪的要揉眼睛,揉着揉着人便软成一团,以头顶床的姿势睡去。

羲和将钱收好,信手把阿丑提到自己小床上,各自安眠。

次日,钟声响起随之是叮叮当当的编钟乐声。

换了衣裳洗把脸出门去,羲和习惯性的拖着空肚子去饭舍等投喂。饭舍的一个小子倒上水,“院长,早。”

“早。”

小子目光挪了挪,发觉又没有看到那道身影,“师傅给秦太孙做了粥食,劳烦院长等会儿捎回去。”

羲和露出矜持笑意。

她始终不习惯带孩子,回来后曾将阿丑丢给张小丫的儿媳照顾两日,又丢给白家。可惜她这么偷得几日闲,他们却战战兢兢无可奈何的把哭成鱼泡眼的阿丑送回。

奇怪的是,羲和一抱他又好了。

为此王诩对他很是谴责,羲和也不敢再松手。孩子总会让人,显然他心里除了父母之外就对她亲近。被亲近人丢开,来回几次心里难免会有心理阴影,也让羲和有些惭愧。

但这不影响自己时常忘了还有一个拖油瓶的窘迫。</p>

羲和匆匆解决了早饭,又将粥食还有软嫩的蒸糕带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