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吴三桂的义父(1 / 2)

崛起从挽明开始 狼途 1801 字 1个月前

第一天朝会筹集军饷,袁嘉升就深深体会到了崇祯朝臣们的虚伪,大明维新任重而道远。他决定要进行一场反腐风暴,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大明朝。

对这一点,袁嘉升是有信心的,他熟读《明史》,知道大明即便到了亡国之时,也并非人心尽失。比如明亡后,自杀官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卿吴麟征、左中允刘理顺、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驸马都尉巩永固全家自杀,太监自杀者以百计,战死在千人以上,京城绅生生员等七百多家举家自杀。

这些自杀的大臣和生员,都是大明大大的忠臣,袁嘉升觉得可以用之。至于朝堂上的魏藻德之流,该杀就杀,该流放就流放,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要团结那些忠于大明的人,改变大明亡国的命运,就事半功倍!更何况,流寇造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官员腐化造成的。反腐可以争取民心,老百姓也喜欢看贪官污吏倒台的大戏,肯定会满意和拥护。

不过大力反腐,不急于一时,必须身边有自己可靠的能用之人,杀伐决断,手里要有兵才行。他想起来了一个人——辽东总督吴三桂,他对崇祯皇帝,还算是能用之人。而吴三桂的义父,就在这大明的宫中。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为了验证史书中说的鼠疫和吴三桂认太监高起潜为义父的事是否属实,那天退朝后,在回寝宫的路上,袁嘉升命人叫来一个人——御马监总管太监高起潜,把他叫到龙辇跟前问话。

高起潜和王承恩一样,都是崇祯身边信任的当红太监。虽然高起潜人品一般,性情贪婪,出外监军时常大肆索贿,只知道捞钱、捞权,袁嘉升不喜欢,但袁嘉升知道,高起潜此时对皇帝是忠心的,也熟悉官场的各种人情世故,有一定的实权和实干能力,还是辽东总督吴三桂的义父,对现在的自己来说是一个可用之人。

高起潜一路小跑来到袁嘉升跟前,袁嘉升问道:“高公公,听闻现在北方的瘟疫已经传到天津,死了很多人,此事当真”

高起潜已经年过五旬,个头中上,体态微胖,小跑后他面透红光,气喘吁吁地上前回答道:“皇上圣明,老臣也听说了,是大疙瘩瘟,天津城北有些地方死亡枕藉,十室九空。前段时间,有人说京城里也有白衣鬼勾魂,一到晚上,老百姓就整夜敲击铜铁器驱鬼,声音大得宫里都听得见。”

“大疙瘩瘟”袁嘉升一听,面色忧虑,心里却有了底,原来史书上记载的东西是真的,看来复兴大明,自己首先必须控制好这场空前绝后的天灾!

袁嘉升已经让王承恩去传召吴有性,准备任命吴有性为医官,控制北方的瘟疫,也就是鼠疫——吴有性,字又可,吴县东山人,是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崇祯十五年起全国瘟疫横行,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吴又可亲历疫情,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也救了不少人。此时,正在孙传庭的军中帮忙。

如果孙传庭保住了关中,吴有性控制好了瘟疫,保住大明江山就有了一半的希望。而控制瘟疫,袁嘉升想起了非典时期的隔离措施,还有口罩。于是,他对高起潜说:“你带人去京城外建一个大营,要能容纳万人的那种,准备好各种粮食补给,京畿有疙瘩疫的病患,都及时送到这大营里去,与外界隔绝,这病能传染人。”

“老臣遵命。京城里有谁得病,臣一定先行带人拿下隔绝。”高起潜说。

“甚好!现在朕要去坤宁宫。”袁嘉升点点头,决定先去找周皇后。

高起潜便带着东宫的两位小太监紧跟着袁嘉升的后面。那两个小太监他们身穿红色蟒衣,头上戴三山帽,脚下粉底皂靴,旁人一看便知道是级别不高的太监。</p>

<strong></strong> “皇上驾到。”袁嘉升一行快到坤宁宫时,先去传话的小太监高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