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马林和海因里希两人在那一唱一和,眉来眼去的,边上的不莱梅商人都抑郁了……
本来,他们听说马林要给盐他们,他们还高兴呢。因为,若是把食盐贩卖到波罗的海地区,那可是翻倍地赚钱了。可是,到头来,那些食盐只是经他们手转一下而已,还是给吕贝克商人卖,太让他们失望了……
事实上,他们也不想想,像往波罗的海地区卖盐这种大生意,吕贝克人会容许别人插手吗?这可是吕贝克成为汉萨同盟盟主的核心利益。别人若是敢递爪子,肯定要引来疯狂打击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吕贝克人将吕讷堡的矿盐运到波罗的海地区,很多时候也不是为了卖给波罗的海地区的人吃,而是为了腌制咸鱼。
是的,腌制咸鱼和鲜肉。根据历史记载,汉萨同盟排行前三的商品分别是——盐、青鱼(鲱鱼)和鲜肉。其中,青鱼不是指活鱼,而是指腌制的青鱼。具体来说,就是咸鱼。
这个时代,后世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渔场,其实并没有形成。此时,欧洲北部海域,波罗的海地区才是渔业中心。波罗的海地区在这个年代,盛产鲱鱼。而鲱鱼是海鱼,离了海水很快会死,会腐烂变质。所以,需要大量的食盐将鲱鱼腌制成咸鱼。
而腌制咸鱼,显然是不需要太高级的食盐的。只要食盐无毒无苦味,就可以拿来腌制咸鱼和咸肉了。
所以,吕讷堡盐矿出产的矿盐,虽然纯度比不上海盐(少数矿盐质量也很好,但那是精品,供应贵族和富商),但用来腌制咸鱼却是绰绰有余。
恰好,因为施特克尼茨运河的存在,吕讷堡的矿盐可以很方便地运往波罗的海地区。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导致了吕贝克的崛起和吕讷堡的繁荣。
不过,成也咸鱼,拜也咸鱼。当1560年后,青鱼产区从波罗的海地区转移到北海地区后,吕贝克和吕讷堡就一起衰落了。而因为青鱼产区的到来,让另一个地区彻底崛起——那就是荷兰……
如果青鱼渔场不转移到北海地区,荷兰想崛起,是很困难的。而且,还得问问吕贝克答应不答应。但随着青鱼产区转移到北海地区荷兰附近海域,“海上马车夫”才有条件崛起。
所以,是历史选择了荷兰,而不是荷兰创造了历史……别听《大国崛起》瞎扯什么荷兰人发明了一把剖鱼刀,就崛起了……
真尼玛瞎扯,荷兰人14世纪就发明了剖鱼刀。但是,荷兰真正崛起,还是在16世纪后期。因为,1560年后,青鱼渔场跑到荷兰附近来了。光有剖鱼刀,没有足够的鱼,崛起个g8……真要只靠剖鱼刀,荷兰14世纪就该崛起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央妈没见识。因为,这是荷兰人自己宣传的。荷兰人为了显示本民族的优越性,肯定猛吹荷兰人民的牛比之处,比如发明了剖鱼刀什么的。至于1560年青鱼产区转移到北海海域,则被他们故意无视了。不然,怎么显得他们祖先牛比?显得荷兰民族的高大上?
当然,虽说眼下青鱼主要产区在波罗的海,但北海地区的鱼其实也不少。主要是因为,这个年代渔船太少,大海开发程度低。所以,马林的北海国捕鱼量其实也很可观。
尤其是,马林大力推广了绞盘拖网这种现代化的捕鱼技术,使得北海国的捕捞量还是很可观的。而且,马林还推行了贷款买大中型渔船的制度,大大方便了北海国的渔业。要知道,有了大中型渔船,加上绞盘“v”型拖网,使得北海国渔民拥有远洋深海捕捞能力。
而波罗的海地区,则主要是青鱼太多,人们随便撒网就能大获丰收。且青鱼有产卵季密集洄游到近海的习性。老练的渔民根本不用深入大海,只要在渔汛时节等在海边,看到洄游来的青鱼直接撒网就行。
荷兰人的所谓崛起,也就是在1560年后青鱼跑到北海海域来了,他们渔汛时期等在海边等青鱼送上门给捕捞就行……那把剖鱼刀,等了两百年才能大显身手……
当然,那把剖鱼刀也不是没用。至少,的确方便了荷兰渔民。不过,因为1560年以前鲱鱼数量不多,荷兰也一直不温不火的。直到渔场移到家门口了,这把小刀才发挥出作用,让荷兰一飞冲天。
马林就比他们高级多了,当欧洲人还在近海等着鲱鱼洄游的时候,马林已经让渔民们驾着大中型渔船,用绞盘拖网去深海捕鱼了。因为绞盘拖网的高效,使得北海国也从没缺过咸鱼。马林麾下的农庄的农奴们,每年都能分到不少咸鱼作为营养补充。毕竟,光吃面包营养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