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谁主沉浮(1)(1 / 2)

大明春色 西风紧 1985 字 8天前

距离京师约两千里外的宝庆府,放在整个大明朝的万里疆域中,实在不是甚么兵家必争之地;此时宝庆府人口有限,各州县各乡村也不太繁华。

汉王军的驻地、方圆数十里之内,连百姓也不多;几十万大军驻扎在这里多日,又有官军大军南下的消息,这会儿能逃跑的百姓都跑了!

于是在十月下旬,这片地方显得有些寂寥。

然而此地的争战,无疑正在被大明王朝十几个省、一千多个县的上亿官民关心!虽然战役会在这一个地方爆发,但之前一年多以来、朝廷和汉王府各处征兵、征税、转运军需,早已惊动整个天下,所影响的地区并不止宝庆府一地。

震动天下的一役。可是身在军中的人们,反而还没有感受太多惊心动魄,可能是人的视线范围有限、耳朵也无法听到太远的声音,所能目睹耳闻的景象动静实在也很有限。

十月二十三日凌晨,天还没亮。大地上的各处军营,已经渐渐热闹起来。

前两天,汉王军军营北移了十几里,仍在夫夷水附近。因为之前的驻地附近,位于东面几里地的地方、有一大片山岭,不利于这么多人展开大阵;所以汉王军中军另外选择了比较开阔的战场,将所有军营也向北移动十几里,正好能与从北边来的官军南北相对。

东边的天空隐隐有些泛白,夜幕仍未拉开。北面的天空却是火光通明,那是两天前汉王军派人烧的一些山林,到现在余烬还未熄灭。

朱高煦正坐在中军行辕的瓦房里,他盘腿坐着,面对一副札甲;他在这里坐了很久了。挂在木架子上的盔甲,朦胧中像一个人影一般,他似乎便在与“那人”交谈。朱高煦半夜就醒了,然后便完全睡不着,后来干脆起床坐在了这里。

虽然无人打搅,但一切并不是静止的。门窗外远处的火光,他的眼睛能感受到光线的强弱变化,呼吸也是在动的、均匀而起伏。

今天要影响多少人的悲欢离合、生死贵贱,难以胜算。结果显然对双方都相当之严重!

不知甚么时候,妙锦已站在了旁边的门边,安静地看着坐在蒲团上的朱高煦。朱高煦发现她,转过头去、便没头没脑地说道:“平常心,往往才是最好的。”

妙锦倚在门边,点了点头。她的神情十分复杂,见朱高煦望向她,她便露出了一丝强笑;但笑容里分明有些忧郁,还露出了某种难以描述的怜悯和心痛。

她欲言又止,终于开口小声道:“高煦,等你打完了仗,我给你……”

不料正在这时,门外近处响起了一阵“叮叮哐哐”细微的声音,五大三粗的陈大锤便走道了门口,他抱拳道:“王爷,俺们放了铜漏,时辰到了!”

朱高煦头也不回地说道:“命令中军擂鼓鸣号。”

陈大锤道:“得令!”

这时门外的宦官们和亲兵侍卫也陆续进来了,拿来了牙刷和水,以及早膳。朱高煦忙着洗漱吃饭,准备好之后,又在别人的帮助下,将那木架上的冷锻札甲披到身上。

他见妙锦又走了进来,忽然想起了刚才的事,便随口问道:“之前你想说甚么?”

妙锦的脸微微一红,那杏眼里的神情微妙,妩媚羞涩中、又含着担忧与幽怨。她说道:“没甚么。”

朱高煦此时也无心思追问,便提起桌案上的雁翎刀,“唰”地一声拔出一截,看了一眼崭新的刀口,又往回一送,将刀佩戴到腰间。接着他又拿起一把长柄马|刀,叫人给他缚在背上。

在此之前,他已很少亲自上阵拼杀,但今天要准备好刀口见血!朱高煦一人杀不了几个人,但是在某些时刻,他亲自冲杀必能鼓舞士气。

妙锦看了一眼他的兵器,颤声道:“高煦,你要当心。”

朱高煦转头看了她一眼,道:“你便在军营里,等着我回来。”

妙锦郑重地点了点头,目光一直在朱高煦身上,从未离开。

中军行辕外,四面早已喧嚣不已。朱高煦下令中军出发,自己也走出了门,从陈大锤手里接过缰绳。

此役参战的军队人数太多了,有些军营远在数里之外,所以早上各军大将并未碰头;诸大将只好各自按照商量好的时间与地点,向战场上聚集军队。

汉王军总兵力约三十万,主力分作前军、中军、左翼、右翼四个军,每军约七万步骑,加上平安统率的全骑兵两万多骑,总共有五军组成。

这些天,中军诸将早已反复商议了战术,将作战的思路与策略都定好了,接下来只能靠各军大将自发地相互配合。因为在没有电话电报的技术下,没有任何一个大将,能具体地指挥这么宽阔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