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风波起(2 / 2)

难道将两个人拆开来用就不行了吗?当然不是,拆开来用,那就是两个绝顶的天才。

一个拥有如此大智慧的人,又怎会看不清如此严重的问题所在?

“你是说他是有意跟程知节学的?”皇甫无逸愣了下,但又有些想不明白。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在我看来,他根本不用这么做。”马周点了点头,同样也想不明白。

“是啊,房相负责的是文官,跟那些武将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房相遇事不是召开内阁讨论,就是去找陛下汇报,所有的事情从未有过自己做主,更未出现过决断的做法,他的确不用像程知节那样给自己找麻烦来自保。”皇甫无逸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在这里。

如果房玄龄是那种过于积极表现自己的人,那么这么做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这种人时间久了,是会有野心的,为了打消皇帝的猜忌,只能用一些别的方法来进行自救。

房玄龄虽然表现的完美,可问题的核心也同样展现的很清楚,从不轻易的,从不独断的做下某个决定。

别说什么老麻烦上级会给人一种无能的感觉,其实不然,上级其实就喜欢下属来麻烦自己,不过不是那种无厘头的麻烦,该麻烦的麻烦,不该麻烦的不麻烦,能做到这一点,绝对会是一个上级喜欢的下属,前途无量的下属。

“不用去管那些,你我只需牢记自己的身份,不忘初心即可,这些事情暂时还落不到咱们头上。”马周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道。

皇甫无逸虽然年纪稍微大了一些,但在这些问题上还是很看重马周的。

毕竟马周跟皇上在一起的时间更久,有些东西也比他理解的更透彻。

的确,身为皇帝的心腹,他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需要担忧的事情其实也并不多。

只要牢记两点即可,自己是皇帝的人,自己要给皇帝挣面子。

……

关于房玄龄被撤一事,虽然在内阁的风波算是渡了过去,可是在吏部,在各部,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但这毕竟是高层的事情,底下的人再怎么讨论,也只能是吓唬讨论,影响不了任何事情。

内阁会议结束之后,房玄龄便在吏部收拾了一番,然后将吏部官员召集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卸任,以及接任者是谁。

其他的话倒是没有多说,对于吏部这个待了几年时间的地方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留恋,而是直接带着几个中书省的属下,搬着自己的东西就离开了这里,接下来,他将坐镇中书省。

或许是商议好的一样,房玄龄前脚刚刚离开,萧瑀后脚便跟着进了吏部。

虽然正式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但内阁会议已经通过的提案,提前过来是没有问题的,况且房玄龄已经离开了这里。

进入吏部之后,在两位吏部侍郎的介绍下,逐一的跟这里的官员们见了个面,算是稍稍的熟悉了下。

想象之中的风暴并没有到来,见完面之后,萧瑀便让众官员散去,各自干各自的事情。

而他自己,则是让人调来了吏部近一年以来的工作日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从头看了一遍。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每日早中晚,萧瑀都会去尚书省一趟,处理一些必要的公务问题,若是有急事,也会有尚书省的官员拿着文件跑去吏部找他解决。

除此之外的所有时间,萧瑀都会待在吏部。

除了必要的事情以外,他很少在吏部走动,更没有动不动就去召集各部门的官员开会什么的。

就连例会,也是由两个侍郎负责主持。

日子过的太清闲了,皇帝仅仅只是一句话,萧瑀的生活便彻底的改变了。

现如今,从不加班的萧瑀,也不得不跟着众多的同僚一起加班,不过人家加班是处理公务,他加班则是看资料。

吏部官员的个人资料,工作日志等等。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新来的,在官场中名声‘并不好’的萧瑀没打算大动干戈,也没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

萧瑀却出人意料的,在上任一个月后烧起了第一把火。

朝廷改制后最大的改变在哪里?

官员不再是铁饭碗,只要能力不足,就有被清退的可能性。

现在不是后世,古代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章制度,虽然清退一名官员并不容易,所需要经过的流程也很复杂,先是需要部门的负责人写一份报告,然后由提起人写一份报告,交由吏部尚书审核签字,并写上自己的意见,观察结果,走完这些以后,在呈交皇上,如果皇上也签字表示同意,那么就只能说再见了。

再见不是内退,这时候还没退休那么一说,更没有买断工龄之类的,真的是一分钱的补偿也拿不到,直接就这么走人的。

当然,流程虽在,但在改制过后,真正被清退走人的是一个也没有,最终全部被皇帝给打了回来,但是这些人留在原部门也同样一个没有,全部被调往了别的地方,算是勉强给了口饭吃,如果表现依旧如此,那就只能再见了。

萧瑀直接在内部进行了小范围的工作调整,将一些不如意的,自己认为有能力的人调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讲那些自己认为实力不行,或者有明显缺陷的,调到了其他的位置,虽然没有进行清退,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些被调离的人,如果依旧如此的话,这次怕是要真的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