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祭祀宫殿(2 / 2)

钱的问题,他还真没看在眼里,钱多与钱少,这些都无所谓,就像之前房玄龄想的那样,这是一种政治态度,绝对要趁热打铁的干起来,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皇帝的信念,从而更加对皇帝产生一种崇拜。

他要大唐江山的稳固,长久不衰,这仅仅只不过是其中的第一步而已,虽然并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否可行,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元吉的心中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的方案。

有自己思考出来的,也有参考后世的一些制度,还有对以往的那种制度的改进。

反正在李元吉看来,这种方式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是可以保证大唐长久不衰的。

“陛下,内府还有十万贯左右,但皇室每月的固定开销为四千贯,以及陛下规定的预留三万贯的备用资金,实际上内府现在可动用的资金大约只有两万两千贯左右。”宋忠麻利的回应着。

宋忠是太监,同样也是内府的一名内侍官员,而且还是级别比较高的哪一种。

虽然在内府没有什么实权,但处于职位因素,他却能够查阅内府所有的资料,包括那些保密资料。

所以对于内府的资金情况也是比较清楚,同时为了防止皇帝问起情况,宋忠每个月都要去内府查看一番最新的资料,特别是资金的使用情况,剩余等问题。所以,这个数额即便是有偏差,但最多也就是四千贯左右的偏差。

内府是在李元吉决定皇室开销由自己承担之后才建立起来的,专门负责皇室的一切私人事务,包括资金,赏罚等。

而按照李元吉的要求,内府必须要留足一年的开销,以及三万贯的备用资金,其余的才是当年可动用的资金,而这笔资金多用于皇帝的赏赐,皇宫的意外修葺等。

“就以兴道坊为蓝图,工部要尽快拿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除了占地面积为一半的宫殿以外,宫殿前还要树立一座不低于宫殿最高处的石碑,其余地方……就以园林设计为标准吧!”李元吉想了下,这么大的工程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即便采用了新式的建筑方式,从开建到投入使用,最快也得两三年的时间。

这还是人力物力都可以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其中更是涉及到搬迁,安置,拆出,清运等一系列的工作。

也就是说,即便是从现在开始,等到真正的开建,最快也得是三个月以后。

而内府只需要拿出两万贯,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今年的建造需求,至于园林什么的,设计好了也可以暂时拖一拖,等到明年,或者后年再去做,因为这些并不是紧要的。

“陛下,即便钱的问题能够解决,可那么大的石碑……”工部尚书一脸的郁闷。

比宫殿最高处还要高的石碑,这上哪找去?就算找到了,又要花费多大的代价才能运过来?

运输石头最大的问题在哪里?车辆问题?

不,那些都是小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沿途各处,大多数地方的桥梁,都无法支撑这种重量的通行。

即便是走航运,这么大的石碑,途中也要拆掉很多桥梁才可以确保通过。

即便是一路上都熬了过来,可那么大的石碑又怎么进入长安城?难道为了一块石碑,就把城门给拆掉吗?

这得有多败家才能干出来啊?

李元吉满额头的黑线,心中暗道这这帮人咋就这么耿直呢?

脑子咋就不知道转个圈呢?

“石碑可用混凝土浇筑,在其外部贴上一层薄片石碑,尽可能减小缝隙,用同色的材料进行填补即可……”李元吉无奈的说着。

混凝土浇筑的石碑,实际上要远比一块正儿八经的石碑还要结识。

而造这么个石碑的代价,其实就跟造一根大殿的承重梁差不多,而单独的一座,在其速度上甚至要快于宫殿的建造。

不少人都猛的松了口气,还真怕皇帝执拗的要去搞那么大一块石碑过来,如果只是混凝土浇筑,然后贴上一层薄薄的石碑的话,这已经可以用简单来形容了,而造价也并不高,就算用上钢筋,几十贯也就差不多了。

“陛下,钱呢?”解决了工部的大难题,皇甫无逸却又站出来问道。

“钱从内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