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文胆之分(1 / 2)

苏毅说道,“我暂时还没有考虑凝聚文胆的事情,对于各种文胆,也不是特别的了解,不知道子善你凝聚的是什么文胆?”。

“我凝聚的文胆乃是“信之道”。《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左传·宣公二年》:“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周彬说道。

信乃儒道五常之一,这是大道。

能领悟信之道,这是极其不容易的事情。

“儒道五常乃是最为顶级的文胆,再往下,则是亚圣,半圣,还有大儒凝聚的文胆”。

“当然,最开始领悟的文胆只是基础,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自己的文胆会提升到什么程度或者会演变成什么样的文胆,这都不好说”。

周彬继续说道。

苏毅道,“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最开始凝聚的文胆,其实是通过学习儒门先贤的思想,凝聚文胆,然后以此为基础,演变自己的文胆”。

周彬点点头,说道,“没错,是这样的,但是演变文胆的过程之中会发生许多事情,比如很小一件事情,就可能引起一些改变,所以你看每年以某位先贤思想凝聚文胆的人很多,但是最终所有人的文胆都是不一样的”。

“嗯”。苏毅点点头,这个也很好理解。

苏毅接着说道,“仁、义、礼、智、信为排名前五的文胆,子善兄你能够以信之道凝聚文胆,看来你在学海之中,也有大机缘啊”。

周彬苦笑着说道,“其实按照我的水平,原本无法以信之道凝聚文胆,能以大儒传承的思想凝聚文胆已然不错,但当时我在学海之中远远的看到了那个赵宣武,我跟在他的身边,聆听到了信之大道的声音,因此以信之道凝聚文胆”。

“不过每一种思想,每个人领悟的多少也是不一样的,显然,我只领悟了很少一部分信之道的思想,不像赵宣武那样,他铁定领悟的很多很多,虽说我与赵宣武都以信之道凝聚文胆,但实则上,我的文胆与他比起来,差的很远”。

“而且我听说,这赵宣武,不光领悟了信之道,还领悟了礼之道,他应该是以礼,信二道,凝聚的文胆”。

“不是单纯的信之道凝聚文胆”。

苏毅诧异,此人以礼之道,信之道凝聚文胆,真是好厉害,果然不愧是道圣弟子。

苏毅说道,“这么说来,文胆凝聚,其实并非只是以一种“思想”凝聚,可以由多种“思想”凝重”。

“诸多亚圣,半圣,大儒的思想,无论千变万化,都是在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基础上扩张出来的”。

“所以,理论上来讲,文胆凝聚,最多可以用五种“思想”为基础,凝聚文胆,这种文胆叫做“五常文胆”。而五常是很罕见的,很多年都不一定出现一个人拥有五常文胆,而五常文胆之中最为强大的便是传闻之中的“五圣道文胆”了”。

五圣道指的就是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也被称之为“五道”。

道的意思,就是思想,这是五种大道,五种思想。

“可有人以这五道,凝聚文胆吗?”。苏毅好奇的问道。

“传闻圣人孟子达到秀才文位,进入学海凝聚文胆的时候,是以四道凝聚文胆,但是没有能够领悟最后一道,只好用亚圣思想补了信之道,这才凝聚了五常文胆,但他并不是最强大的五圣道文胆”。

“这是迄今为止,秀才文位凝聚文胆的最高成就,在后面的几万年时间里面,五常文胆太罕见了,而且就算有人凝聚了五常文胆,在五种思想之中,有一种思想是仁义礼智信之中的某种思想已经极其不容易了,更不要说五种思想全部都出自于仁义礼智信了”。周彬说道。

苏毅点了点头,随即他说道,“现在考虑凝聚文胆这件事情对我而言,其实还是早了一些,而且不入学海,也不知道学海之中到底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因此,还是等顺利通过府试,进入学海之中再考虑凝聚文胆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