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南诏战争的最后阶段,唐朝宋威、高骈等数次大破南诏军,南诏“屡覆众,国耗虚”,唐朝高骈的数次大胜使南诏失去再战的勇气,“南诏气夺”,南诏不敢再与唐朝交战,南诏骠信送子入朝为质。
南诏曾依靠黎、雅间的刘王、郝王、杨王浅蛮部族与唐朝作战,唐朝西川节度使王建严厉对待这些部族,南诏与这些部族不敢侵盗。
后来这些部族首领泄露军机,被王建杀死。
最后南诏灭亡比唐朝灭亡还早了数年。
大明军队的三段击只是战术,想要用好了三段击需要多兵种为火器部队掩护,更需要地利,神机营能扬威军功章绝对要分五军营和三千营一半。
单独的火器部队直到拿破仑时代也挡不住骑兵队的冲击,要么缪拉也不会是二十六元帅里数得上的名将。
明朝真正吓得小本子一愣一愣的还是真正的炮兵部队。
明朝骑兵打蒙古及其各种流变,也称得上屡战屡胜,可是边患始终没止息过,最高峰是搞出了个土木堡之变外带北京保卫战。
相较于汉军漠南,河西,漠北三战之后为汉朝赢得的和平期来说,战绩太不够看了。
锦衣卫情报机关的对日活动只是战时行为,接到报告之后的一个谍报部门应该做的反应而已。
关宁铁骑,到底有多少吹的成分。
武器装备,所谓三眼火铳,马上开枪,吓人还行,指望精准度那纯属睁着大眼说瞎话,又没机械瞄准具,站着都打不利索,还是痛痛快快砸人好用一些。
归根到底关宁铁骑还是一支传统冷兵器部队。
论历史战绩,万历年间萨尔浒大战十余万明军精锐尽皆覆灭,关宁铁骑的祖师爷辽东军也一样在鸡飞蛋打之列。
几年前,辽东军可是在壬辰战争里耀武扬威。
至于关宁铁骑的战绩,没有有野战对满族八旗的一场胜利。
太多血一般的教训告诉所有人,以步制骑,以城克军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
所以,历史好些事是很难有一个定论的,只能靠人不断去书写。
次日一大早,建奴就发起了进攻。
实际上建奴能察觉有人来援救,并且来的人不多。
曹文诏的人马是从喜峰口方向开过来的,建奴没有办法侦查得知。
刘大河的宝军骑兵团是被宝军水师用运输船运到大凌河最西边源头,然后绕了一个大圈过来的。
建奴骑兵虽然没有侦查到,让宝军骑兵团顺利的与内喀尔喀部族大营会合了,但是能通过马匹留下的印记估算出大概多少人。
“大汗,不用太担心,八成还是宝军的骑兵,两千人左右,看样子,他们在上回和我们打了一场之后,补充了几百人,恢复了两千人的数量。”宁完我对努尔哈赤道。
努尔哈赤点了点头:“多半是这一支人马,宝军除了这么点骑兵,别的军队也不敢跑到我们后边来。哼,他们这是找死!上回让宝军的骑兵偷袭了一次,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多厉害!这一回,他们敢正面帮蒙古人抵挡我们,必须全灭这一支宝军骑兵!”
建奴的出兵排阵,与刘大河和曹文诏之前判断的一模一样,就是中路为主,两翼包抄。
中路差不多六千人,由莽古尔泰亲自坐镇,两翼各千余人。
“只是不知道宝军骑兵会帮内喀尔喀人断后,还是在两翼帮着保护,估计是两翼其中一翼。”鲍承先道。
努尔哈赤笑道:“不管了,管他在哪里,派人告诉莽古尔泰,一旦发现宝军骑兵的动向,首先围歼!围歼宝军,比追击内喀尔喀人更加重要。”
传令官答应一声,策马而去。
一边进攻,一边且战且退。
一场大战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发动。
其实蒙古人防备骑兵冲击是有一套的。
因为蒙古人自己最无敌的就是骑兵,只是因为现在不团结,四分五裂,实力被削弱了。
但是蒙古人运用骑兵,似乎是天生强大的。
蒙古军主要作战力量是骑兵,大约30的冲击型重骑兵,披铁甲,持长矛或骑枪为主武器。
大约70的射击型轻骑兵,披皮甲或不披甲,持弓箭为主武器。
次要作战力量是大量占领地征募的步兵,专业技术人员。
主要用于维持阵线,城塞围攻。
蒙古军的主要战术是轻骑兵利用机动性率先对对方阵型的侧翼进行密集袭扰,迫使对方退却或进攻,打破对手的阵型,等到对手阵型开始松散出现破绽,重骑兵开始集团冲锋,一举击溃对手。
显然,这种纪律严明,轻重骑兵结合的军队是非常可怕的,在当时成吉思汗和前面两个厉害的君主的那个年代非常难以对付。
重骑兵迫使对方结密集阵型防冲击,但密集阵型又给轻骑兵提供了最好的靶子。
为了降低轻骑兵火力的命中率,对方又被迫分散队形,这又给了重骑兵冲击的机会。
但蒙古军在战术上也是有弱点的。
蒙古人自己清楚自己的弱点,同样也会运用到对抗建奴铁骑上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