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走在转型的道路上(1 / 2)

刘琅和家人在早市上逛了一个小时,吃了一顿豆腐脑,离开时每个人都拎着一兜子菜。

过年的氛围在早上就开始酝酿了,刘琅的妈妈、二婶、三婶等几位女性开始筹备年夜饭,家里面做饭的“家伙”齐全,什么电饭锅、电炒勺、抽油烟机应有尽有,刘家也是阜城第一批用上煤气灶的人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因为做饭弄得一屋子烟雾。

快到中午时刘家的老朋友们开始上来了,整整来了十几号人,别看刘琅现在“高不可攀”,但是刘琅的爷爷、父亲这些人没有一点架子,和以前的老邻居经常走动,当然,搬家之后和现在的邻居关系也是非常紧密,没事就到刘家来坐一坐。

午饭的时候刘琅摆了两桌子招待客人,大家一边吃一边喝谈天说地好不热闹,说得最多的还是这一年来阜城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肉眼可见的,老百姓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随处可见的小卖部小饭店,这种现象预示着服务业在阜城已经扎下根来,服务业发达就表示这个地区的经济很好。

事实上也是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小区的建造带动了阜城的经济,要不说房地产是带动经济最快速的手段呢,一点没错,阜城的水泥市场、钢材市场的数量也以迅猛的速度增长。

当然,如今的阜城已经走上了转型的道路,转型的关键就在于矿务局数万职工的问题。

一座阜城矿务局拥有接近十万的职工,年产煤炭是六百万吨,事实上这些年煤炭产量已经不断下降,五年前还可以有接近八百万吨的产量。

六百万吨也不少,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座煤矿的开采价值已经越来越小了。

普通人无所谓,他们不太会考虑未来的事情,反正有煤,有煤就能有工钱,我只管干活就是了,可是做为决策者可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他们的目光至少要放在十年后。

如果煤矿按照现在的开采能力继续采掘,那么不出五年时间,露天矿就会无煤可采。

倒不是说煤矿真的采不出煤,而是说成本越来越高,煤层处在更深的位置和处在地表这采掘成本完全是两回事。

要知道现在的煤炭成本就已经很高了,技术是一方面,主要是人工成本,一座露天矿要养活数万人,这跟国外采用现代化技术实行开采的煤矿根本没法比,人家同样规模的大矿可能只要千八百人,光是这一项成本就不知少了多少。

原本人工成本就高,现在采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如果再没有转变,那么五年后露天矿就会变成一个“炸药桶”。

这种局面不仅仅是宋立峰意识到了,阜城市的其他领导也都注意到了这个危机,每个人心中都如同压着一块大石头,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后果不堪设想呀!

五年前北方工业集团在阜城建立时刘琅就曾经和宋立峰提过这个问题,当时宋立峰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这可是几万人呀!总不能强迫他们另寻出路吧。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阜城有了另外一番光景,服务业蓬勃的发展了起来,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其实不用宋立峰出面号召,很多企业都开始搞多种经营了,原来的职工食堂承包下来搞饭店,原来的职工浴池承包下来对外开放,更有一些见过世面的人将职工俱乐部承包下来开设歌厅和舞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