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6 章(1 / 2)

国色生辉 八月薇妮 3779 字 1个月前

乘车往城外而行的时候, 端儿靠在阑珊怀中, 奶声奶气地问道“娘, 娘带端儿去哪里”

最近端儿说话越发流利了, 虽然还有些不熟悉的字句含糊不清, 但却已经大有长进, 阑珊摸了摸他的小脸“去看你晏爷爷。”

端儿听了, 眼睛一亮, 拍手笑道“太好了, 可以见晏爷爷了”

阑珊看着他高高兴兴的样子“想念晏爷爷吗”

端儿认真地看着她, 咕咕噜噜地回答道“当然了, 爷爷对端儿很好, 端儿也喜欢爷爷。”

阑珊的眼睛不禁湿润了, 低头在端儿脸上亲了一下,说道“等见了晏爷爷,端儿就这么跟爷爷说,爷爷会很高兴的。”

“好”端儿响亮地答应了。

算来已经有一年多没来杨时毅这城郊别院了, 下车的时候, 竟有种相隔久远的感觉。

因为早上才飘了雪花,背后的山峦层层叠叠, 或深或浅, 犹如浅淡雅致的水墨图。

阑珊抬头打量的时候,耳畔就听见汪汪的犬吠声,往前看去,果然是那两只狗儿飞奔出来迎客了。

端儿却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大狗, 难得的竟然不怕,挣扎着要下地跟那两只狗儿嬉戏。

小白跟小黄两只狗子先前虽见过阑珊,只是太久不曾照面了,起初还没认出来,隔着十几步仍是叫个不停。

直到阑珊叫了他们两声,另个狗子掀动鼻子嗅了一阵,才认了出来,便兴高采烈地摇着尾巴靠近。

阑珊因不知这两个狗子初见端儿会怎么样,所以不敢把端儿放下,只让飞雪抱着,谁知那两只狗子靠近飞雪跟端儿,仰头嗅了嗅,却垂了耳朵,摇起了尾巴,竟像是很喜欢端儿似的。

众人往门口而行,那边的小厮才看清是阑珊一行,忙向内叫了一声,便忙迎了出来。

直到进了内堂,才见洛雨听说消息走了出来,手中还捧着撤下来的汤药等物,见了阑珊便忙转交给旁边的小丫鬟,自己跑上前。

还没有开口,洛雨的眼泪先冒了出来。

阑珊忙道“别哭,晏老怎么样了”

洛雨擦了擦泪,道“这两天饭都少吃了,也不大爱吃药我劝也不听。我实在是没有法子,之前就说要请你过来先生只是不肯叫我去打扰,我悄悄地求杨大人,他也没有答应我。”

杨时毅对待晏成书虽然尽心,但对洛雨而言,在这京城里外,唯一的亲人也不过是阑珊阿沅两人了,又见晏成书病的不太好,心里更加没着落,又不敢当着晏成书的面儿哭,如今见了阑珊才忍不住了。

阑珊忙安抚他“不要紧,领我去见见先生。”

两人说话的时候,端儿就打量着他,见状便嘟囔道“端儿都不哭。”

洛雨好不容易忍住了,听了这话便含着泪笑了。

于是忙领着他们去晏成书房中,才进门便道“先生你看看是谁来了”

晏成书之前勉强喝了两口药,正靠在榻上闭目养神,听了这句才转过头来,猛地见是阑珊,手上还牵着个小孩子,老人家的脸上便透出惊喜之色,忙起身要下地。

阑珊早撇下端儿紧走了几步过去,扶住他叫不要动,后面洛雨亲自领着端儿也到跟前。

晏成书已经忙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他的脸色白中透着些许青灰,脸颊有些微微凹陷,看的阑珊触目惊心。阑珊勉强道“多久不见您老人家了,心里想着,只是最近事儿多繁杂一时就拖了下来,听说您身子微恙,不知可好多了吗”

晏成书不以为然地笑道“没事儿,年纪大了病自然多,何况没到秋冬必然要犯毛病,你又何必亲自过来。”

阑珊说道“早该过来探望的,方才来的路上,端儿还说想您了呢。”

说着便把端儿抱起来放在晏成书身旁,端儿则一板一眼地说道“爷爷,端儿很想你呢。”说着便扑上前,把晏成书抱住了,显得甚是亲近依赖。

晏成书双眼微睁,低头看着怀中的孩子“世子,这、这如何使得”抬手要摸一摸端儿的头,手却只管发抖。

阑珊见老先生眼中似有泪意,知道他病中的人,不敢让他大悲大喜的,忙笑道“什么使得使不得,他毕竟是小辈儿,得晏老多疼顾他,这次我带他过来,好歹要多住两天,只怕您还要嫌他吵闹呢。”

晏成书忙笑道“世子这么可爱,谁敢嫌他,疼都疼不过来,只是”他迟疑地看着阑珊“你真的要住下怕是东宫那里不便吧”

如今阑珊的身份毕竟跟之前不同了,身为太子妃,当然是万事留意,不能随心所欲了。晏成书之所以不肯让洛雨去惊动阑珊,也正是这个意思。

阑珊道“有什么不便的,我要留几日都成,自然是我做主,没人敢说什么。”

晏成书笑道“太子殿下呢”

阑珊不敢说赵世禛不知道,这样的话晏成书更要担心了,便仍笑着回说“他知道的,他不在意这些事,我说什么,他也都听呢。”

晏成书似乎欣慰,连连点头道“这就好,这就好。”

原来孟二姑娘将是东宫太子妃的事情天下皆知,东宫如今也多了四名绝色女子为侍妾的事情晏成书也听说了,心里不由为阑珊担忧。如今听阑珊这般说,才把心放了一半。

说来也怪,阑珊跟端儿一到,晏成书便肯吃饭了,也不再抗拒吃药。

只是但凡要给药,都是阑珊亲自捧着请他喝,饭也是陪着的,晏成书久病一时不能下地,阑珊就叫他在榻上吃,端儿跟她自己就在旁边跟着吃。反而是晏成书道“别过了病气给你们,不用跟我一起吃,你们吃了再过来就行了。”

阑珊只是不肯。

端儿也甚是机灵,阑珊事先叮嘱过他,吃饭的时候,端儿就挑着阑珊嘱咐过的菜,不住地推给晏成书,又鬼精灵地自作主张说“爷爷吃,吃了就好了,就能陪着端儿玩。”

晏成书又是感动,又不忍拂逆这份纯真的好意。

当天晚上,阑珊就在别院住下,那边飞雪等其实早在出京前就已经派人往赵世禛那边报过信了。

这夜,听着北风敲窗,阑珊便跟晏成书说起最近自己写的那本书,晏成书倒是很感兴趣,说道“改天你拿了来,让我看一看。”

阑珊答应了,见他精神比白天似好了些,却不敢十分让他费神,当下伺候他吃了汤药便退了出来。

如此一连住了两天,晏成书偶尔催她回去,阑珊只说不急,再催,就说他嫌了端儿吵闹了。

端儿私底下其实也问过阑珊什么时候回家去,看得出小家伙是想念父亲了,毕竟前一阵子端儿跟赵世禛之间相处较多,已经习惯了父亲在旁,阑珊就说晏爷爷病了,得等他好些了才可以走。

幸而端儿年纪虽小,却难得的极为伶俐,竟不哭不闹,很听阑珊的话。加上洛雨跟西窗陪着他玩,还有两只狗儿同他闹,端儿便也喜欢起来。

这日,晏成书跟阑珊坐在兰堂之中,两只狗儿趴在炉子旁边,端儿就坐在垫子上,靠在小黄的肚皮上,捏着它的耳朵玩,又时不时地蹬动小脚去揉旁边小白的肚皮,两只狗儿难得的非常纵容他,不管被捏耳朵,摸鼻子还是踩肚子,都依旧非常温驯地靠在他身旁,端儿自得其乐地咯咯直笑。

晏成书看看端儿,又看外头北风吹雪,道“我还记得上次你在这里的情形,没想到一转眼,这孩子竟这么大了。”

阑珊笑道“是啊。真是物是人非的。”

晏成书道“太子殿下还是以前那么着吗”

阑珊微怔,继而笑道“是,他仍是那样。”

晏成书凝视着她的眼睛,半晌道“你知道的,我在太平镇的时候就多病,只是因为实在放不下你,到底找了来,才又多活了这几年。”

阑珊的心猛地一跳“您老人家说什么。”

晏成书道“是真话。若不是心里记挂着你们,这会儿只怕早就”

“晏老”阑珊不等他说完就忙打断了,皱眉道“我不要听这些您要好好的,得长命百岁才行。”

她一时激动,说了这句后又想了想,才道“若真的是因为心里记挂着我们才多活这几年,那么现在您的记挂更加多了一个。”她看看正舒服地靠着狗子的端儿,道“所以您更要再多活几年,陪端儿长大。”

“我倒是想,”晏成书的眼也有些微红,“所以也才一直在挣命呢。”

阑珊心里微痛,却不知说什么好。

晏成书见她这般,就打住了,只道“对了,说起太平镇,我却想起一件事。”

“什么事”

“你可知道,渝州那边,葛知府出事了”

“什么葛兄的父亲”阑珊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