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陆续散去,徐太傅将白复单独叫入屋内。
白复跪倒在地,以晚辈之礼叩谢道:“多谢徐伯伯搭救之恩。”
徐太傅把白复扶起,笑道:“昨日接到你的拜帖,原想着等你休息两天再约,没想到今天提前见上了。”
白复惭愧汗颜。
徐太傅细细打量白复,只见这孩子剑眉入鬓,目若流星,天庭饱满,鼻如悬胆,器宇轩昂,冰胎玉质。不由暗赞一声,心道:大哥素以识人著称,多次写信荐举。今日一见,果如其言。心中更加喜爱。
徐太傅不怒自威,看的白复心头紧张。白复赶忙把今日发生之事如实讲述一遍。
听罢,徐太傅面色一沉,道:“复儿,你可知错”
白复再次跪倒,道:“弟子知错。”
“错在哪儿”徐太傅追问。
这一问,倒把白复问住了。
“错在哪儿错在不听师长叮嘱,和亦蝉单独行动还是错在回来时不够谨慎,被人发现行踪难不成,错在和李相之子解下仇怨”白复心中犯着嘀咕,一时不知如何做答。
“复儿,你可曾知道留侯张良少年时下邳拾履的故事”
“弟子学过。”白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徐伯伯为何会说起这个故事,和自己今日的事有何联系
“我且问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徐太傅继续问道。
白复回答道:“张良此时虽然血气方刚,但也能克制住自己。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强力壮,处处礼让,说明张良尊老爱幼、胸怀宽阔。”
徐太傅笑着摇头,道:“故事是讲对了,但是道理没弄明白。”
白复连忙叩头,道:“请先生教我”
徐太傅让白复起身,心道:孺子可教。
接下来,这一老一小一问一答,重新阐述一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