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相当于多少钱啊?我数不清楚了。(1 / 2)

随着刘王氏被拧走,围观人群也散开了。

林桃这才把自己的背篓,递到伙计面前。

“小哥,我这还有些药材,不知道你们这里需不需要”

伙计先是探头看了一眼,而后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从背篓里拿出一颗在手上翻来覆去的看。

“这、老夫人,您请这边坐。”伙计将她请到角落里的桌边坐下,还给她端了两碗茶。

“这药我还得去后院请师傅来看。您二位,在这稍等片刻。”

不待她应话呢,转身就跑去了后院。

一碗茶没喝完,许郎中就被请来了。

简单寒暄,林桃主动把背篓递过去。

只一眼,许郎中就瞪圆了眼睛。

“这、老夫人,这也是您挖到的”

“见笑了,是我那不成气的大儿挖着的。”

“这般品相,根茎无伤,虽因干旱长得不够壮实,却也在这样的年景里,实属不易了不知老夫人心中可有期望的价值”

林桃摇头:“如果不相信您老,我也不会直接到您这仁义堂来。”

“好老夫人爽快,老朽自当以诚相待这样一颗,一两银子。老夫人可还满意”

当林桃听到一棵一两的时候,除了自己的心跳,就听不到其它声音了。

一棵一两。

她数过,背篓里足足有三十六颗

那不得是三十七两

米二百一斗,二两一石,三十六两就能买十八石。

那就是两千多斤大米啊激动她终于不用再担心明天没米下锅了

压抑着心中狂喜,林桃爽快把背篓交给许郎中。

那许郎中也是敞亮之人,当着她的面点清了数量后,又差人从后院拿来了银子。

原主从没见过银子,所以这也是林桃头一回看到银子的模样。

盘子里,三锭元宝状的银子,两头上翘中间有个字。

六个小馒头一样的银坨,重重叠叠布满了牙印。

呃原来拿着银子会咬,是真的啊

一个小银坨有多小呢差不多四颗花生米的大小。

这回,她可没把银子放背篓里,而是仔细揣进了怀里。

“老夫人下回再有药材,定要送到仁义堂来呀”许掌柜将她送到了门口。

林桃客气应过后,叫着徐四妹出了门。

只是那丫头,也不知道在比画啥,十个手指头不够用的样子。

“四丫头,你干嘛呢”

“那、娘,三十六两,相当于多少钱啊我数不清楚了。”

林桃一拍脑门:“一两一千个钱,三十六两不就是三万六千钱嘛”

咕咚一声,徐四妹狠狠地咽了口口水,眼珠子外凸得像要蹦出眼眶似的。脑海里她的头顶上,下起了铜钱雨。

耳边啥也听不见,全是铜钱发出来的当当当当

另一边,仁义堂里。

“师傅,这金钗因干旱品相一般,一两一棵是不是收贵了呀毕竟这种品相的金钗,最多也就只卖一两半一颗。谁家医馆的药材不是挣一倍以上,您这价收来,不等于不挣钱嘛”

“你懂什么”许德仁道:“这干旱再这么下去,山上的金钗就成了枯草这些个金钗的身价指定便宜不了

更何况,这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用真心建立信任的真心诚意让那位老太太多挣些,她手里再有药材,首先想到的定也是仁义堂。

大旱年间,还能挖着药的走山人,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与他们交好,便是为仁义堂多添了一块基石

你且记住了医馆与商人不同,商人可以惟利是图,但是医馆不行没有这些走山人,很多稀有的药材你都不可能有

药材是医者的根本,即便你有起死回生的医术,没有药材医者不也只是个普通人嘛

医馆想要长久,除了郎中那一身了得的医术,更要与挖药的走山人为善73狆彣蛧

你且记住那位老太太,以后她若再来,一定要好好相待”

“是徒儿记住了。”

这边,林桃怀里揣着银子,背上背着铜钱,走路都觉着有了bg。

度娘诚不欺我,真的是有了钱就有了底气。

到了坊市,她直奔卖衣裳的摊子而去。

坊市是穷人才来的地方,卖的东西大多也都是旧的。

尤其是衣裳被褥鞋子之类,说难听些,大多怕还是从死人身上扒来的。

所以,旧衣裳被褥也都成色各异。

大多是粗麻布,也就是用苎麻、大麻的纤维织成布制成衣裳。

而这里卖的,还是旧的粗麻衣,且大多都是有补丁的。

稍好一些的,有粗棉布。穿得起粗棉布的,都是家里多少有点钱的。

再好些,就是细棉布了。稍有点家业的,大多以细棉布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