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炕一脸惊叹表情:哇,三柜居然能像娘一样,说出这种大的道理实在是太厉害了
徐二桌竖起了大拇指:你小子的脑子转得是真快
徐四妹满眼崇拜:三哥好伟岸。
雀姒两眼带泪,满目欢喜:我看中的男人,果真是值得的。
唯独林桃眉头高挑:这小子,果然是有点脑子,但不多为了自己那颗自卑的心,居然连这种蹩脚的借口都想出来了
看了看眼里带着光的雀姒,林桃淡笑不语。
女人啊,恋爱脑是真可怕回头得空,她还是劝劝的好。毕竟她都觉得自家三小子配不上这小丫头。
晚饭后,林桃直接回了屋子。
从背篓里把黑色包袱拿出来打开,里面有三个十两的大银锭子。
加上聚香苑的二十两,还有山羊卖得的十两,今天收入六十两。
成本的话,她算了一下。
二十一只野兔,十二只野鸡,二十七条蛇,二十个铜板一只条收来的,一共是一千二百文。
当时她带去的铜板不够,还是周锄给她换来的。
小鹿、山羊各五两,共十两。
“一两二百钱加上十两,成本就是十一两二百钱。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不过一码归一码,这种买卖,也就是别人还没反应过来。
那她就再接再厉,趁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尽量多挣些。
翌日。
林桃又是一早就出门了。
只不过,今天的桃源镇一大早就比往日都热闹。
跟着那些人听了半晌,林桃才知道竟是粮铺开张了。
好些家里有点余钱的,都早早去排队买粮食。
桃源镇上就两家粮铺,一家官营的,一家私营的。
有意思的是,要么两家都不开张,这一开张,又是两家粮铺同时开张。
巧合多了,也就不是巧合了。有的只是耐人寻味。
这不,因为正好要路过,林桃索性都看了一下。
不看不知道,一看全明了。
私营粮铺里的米和菽是颗粒饱满,不掺其它。不过那价钱,也不是钱少的人能买得起的。
就问你这二两银一斗的大米,有几个人吃得起
更别提以前尽是穷人才会买的菽,如今也卖到了斗。
就这价,让好些人都去官营铺子那排队去了。
和以前一样,官营铺子价钱倒是便宜,大米一百五十文一斗,菽三十文一斗。
毕竟这是皇朝下了文的。
地方官私自涨价是要掉脑袋的。
只是那泛黄发灰、一捏就碎、放眼望去不超过一百粒完整的大米里,还掺了比以前更多的细石子。
至于菽,她觉得该叫菽沫才对。
生虫掺石子,是基本条件。
相较之下,大伙都更愿意买米。
而林桃却是看着那生虫还带着细石子的菽眼红了。
这东西人不能吃,喂鸡喂鹅倒是好得很。
看了眼门前的牌子,上面写着每人每天只能买二斗。
装什么装真是当了表子,还给自己立个牌坊。
二斗就二斗吧
一斗约十二斤,二斗就是二十四斤。
因着买完东西后,时辰已经不早了,她就没有再回家放东西,而是直接背去了城门那。
周锄今早去了牙行,三柜一早也去聚香苑当学徒去了。
家里其他人,都跟着四丫头忙得热火朝天的,毕竟过了这几天,火草叶就过季节了。
她才没有安排人跟她一起。
刚到城门边上,她便注意到,昨天她坐的那张椅子,像是故意在那放着等着她呢。
一过去,小吏就乐呵呵道:“老夫人来了来这坐。”
呃果然是给她准备的。
虽然到这的时辰比昨天晚了些,但她一坐下来,昨天那个卖野兔的男人就又来了。
和昨天不同的是,男人的衣裳上沾染了不少血渍。
他的胸膛上、手臂上布满了划痕,背上背着个背篓。
砰的一声,背篓放在桌上:“老夫人,野猪要吗”
林桃起身往背篓里一看,真是头野猪。
体型不大,看起来是只半大的野猪崽子。
估计山上吃的也不多了,有点瘦。
“你要多少钱”她问。
男人正要开口,却听后面传来一声“慢着。”
林桃回头看去,来人当中,有一人随着她的打量身子一颤。
没错,那不是别人,正是昨天差点丢了魂的田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