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前提得是城外的地价倾于便宜的情况。
说干就干,当下便将周锄找了过来。
周锄听完她的想法,突然就没反应了。
“咋了城外的田地很贵吗”林桃问。
“啊”周锄回过神来,抹了抹不存在的汗珠子,轻声道:“婶子,您、都、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想买田地呢”
他想不明白,婶子手里又是盐泉,又是民宿,还有东大街一整条街的铺子,以及南北大街三分之一的铺面。
就这些东西,每月收入的银子,难道还不够多吗
真要论起来,桃源镇上估计没有比婶子更有钱的人了就这难道还不够吗
而且这些都是产业不是银子
金山银山有用光花光的一天,可产业不同啊产业是每月固定进账的
只要家里的公子姑娘们不染上什么恶习,这老徐家后以后几代甚至十几代、几十代,都能富裕的过下去。
“你有顾虑”林桃问。
周锄为难点头说:“婶子可能不知道,这佃田地和佃宅子完全不同。从古自今,佃田地的都是那些没房没地的穷苦人。
种田犁地这种活,又是看天吃饭的。如果年头好,他们拿粮食交了佃租,还能剩下自己这一年的粮食。
要是年头不好,他们可能连佃租都交不上
每每到这种时候,地主家就会差人上门逼收佃租。拿不回抵租的粮食,地主家就会逼着他们拿儿女抵租子。”
说到最后,周锄的声音已经哽咽。
“所以你不希望我像那些人一样”
周锄点头。
而下一秒,他就在心里责备起自己来。他怎么会这么想婶子呢
城里多少人因为婶子才能吃上盐婶子弄起来的东大街又解决了多少人的生计问题
那些黑了心肝的地主,根本就不配跟婶子比较
想到这里,周锄突然就想明白了。
婶子一定是看城外的农户们今年无以为生,才会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的
要说挣钱,做什么不比种地挣钱多呢对对对肯定是这样的
“我马上去办只是不知道,婶子要哪方的田地价钱有什么要求总计要多少亩”
“价钱嘛,当然是越便宜越好。至于位置嘛”
林桃想了想说:“最好是南城门那边。要多少嘛越多越好。”
仔细交待过后,周锄就应声急急忙忙离开了。
之后的几日,周锄都是早出晚归的,她坐在门口就再没有撞见过周锄。
七日后,东大街的二期改造工程终于全部完工。
当晚,许久不见的周锄就来了余晖苑。
把几个小的打发离开,周锄从怀里拿出几个本子。
“婶子,您看看,这本是姚师傅那关于改宅子的账。我仔细看过,没有问题,只要再付给姚师傅一百五十两就行。您再看看,如果有哪里不对的,我明儿就去核实。”
说完,又拿起另一本:“这些是我整理出来,打算要买进的田地。但是,价钱并不便宜。而且他们并没有打算便宜卖出。”
林桃把那姚知远的账本推了回去:“你看过没问题的,就不必再拿过来了。该结的银子,你和姚师傅算清楚就行。”
说完,拿起另一本翻看。
不得不说,周锄做事是真的很细心。
这里面不仅写了田地所在的位置、价钱、居然连这块地是良田还是贫地都写得清清楚楚。
扫过上面写的价钱,林桃眉头都快挑到发际线了。
要知道,一亩不过百步。居然要价到了五两银
这哪里是没有打算便宜卖出,这怕不是还特意提高了卖价的吧
五两一亩,一百亩就要五百两贵死贵
“就因为桃源镇如今不同于以前,都觉着明年能把地里的粮食卖给北漠人,便舍不得卖了。”
林桃笑了,她搭的码头,都没有问过她同不同意,居然就想趁她的船,想得倒是挺美
“婶,你咋还笑得出来呢那些个地主,一个个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变的当初大旱那么严重的时候,他们都只是卖了手里的宅子,舍不得出手田地。
如今天也落了雨,只怕是更舍不得卖手里的田地了。”
“这有什么好急的他们既然不卖,那我不买就是了。”她把那个本子放了回去。
周锄一愣。
婶子怎么又突然不买了可婶子脸上那笑是怎么回事
“民宿不是都改造完了嘛请姚师傅再快些,赶紧把厂子建起来。”
“那田地的事”
林桃挥了挥手:“人家不卖,我总不能逼着他们卖不是且等等再说吧。”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