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贵妃4(2 / 2)

而年羹尧看到史书上那些一度立下汗马功劳,甚至有再造社稷之功的将领的下场,难免就要多想。在他心里,枕边人总比外头人更能了解那位主子的想法,可见那位主子看着宽和,实际上是个外宽内忌的主,年羹尧自己底子也不算干净,当初

也曾经跟八阿哥一觉有些拉拉扯扯,无非就是后来自家妹妹被点为雍亲王府的侧福晋,他才算是结束了墙头草一样的生涯。

但这种事情,在上位者那里,多半是心里有根刺的,如今用得着自己还好,用不着自己的时候,岂不是就要翻旧账!

年羹尧原本想着养寇自重,但是他想起来,京里头怡亲王如今颇受重用,要是自己这边不能解决问题,说不定回头自己就被边缘化,然后让怡亲王过来接手了。

养寇自重得是自己无可取代,如今算是不行了,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听话,早点将青海这边的事情解决,然后如同王翦一样回去安享富贵,要是自己的外甥能做太子,那么以后自己就还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般一想,年羹尧就谨慎了不少,又开始积极给雍正写请安折子,反正就是什么事情都要请示汇报一番,言辞里头,功劳都是雍正的,自己就是听命行事罢了。在青海军中,年羹尧也是尽可能淡化自己的存在,开口奉皇上旨意,闭口皇上曾经

说过。

雍正自然不可能完全放心年羹尧,青海军中,也是有雍正的人的,这些人当初跟着老十四去青海的时候,就是雍正的人,如今自家主子做了皇帝,自然更加对雍正忠心耿耿。这些人有密折上奏的权力,他们将军中之事传到雍正耳中,也让雍正

长松了口气,然后就是大肆封赏。

很多人说雍正刻薄寡恩,实际上,对他看得起的人,雍正是很大方的,年羹尧被封为三等功,加封太子太保,授抚远大将军之职,节制西北军事。不仅如此,连着年羹尧的几个儿子,也跟着得了封赏,年熙是年羹尧的长子,但是素来体弱,一

直养在年希尧身边,年羹尧对这个儿子并不是很亲近。但是雍正挺喜欢年熙,给他授官,这次又给他封了个一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年富是一直跟着年羹尧的,这次就得了个三等侍卫的职,年富也就顺理成章留在了京城。

苏茵生下福沛的时候,年羹尧听从雍正的诏令,顺利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雍正听得消息,大喜过望,当下下旨,将年羹尧晋封一等公。

年羹尧不敢居功,只说自己目光短浅,原本以为罗卜藏丹津不敢生乱,还想着息事宁人,只将准噶尔当做头等大敌,若非万岁爷及时点醒,差点就误了大事云云。

雍正因此大悦,又叫年羹尧继续经营西北。

苏茵还是从雍正口中听说了此事,福沛生下来比上头两个哥哥弱很多,苏茵怕孩子不好,因此,求了雍正,让她亲自哺育,雍正也答应了下来。之前三个孩子苏茵都只是喂了三天初乳,这次却是足足喂了一个月。也亏得还有乳保帮衬,要不

然,苏茵真的是有些受不了。饶是如此,月子里头,苏茵居然还瘦了一些。太医便建议苏茵多坐一个月月子。这个时候正是夏天,坐月子委实比较受罪,但苏茵产育次数多了,也明白这玩意不是什么伪科学,是真的有道理的。所以,苏茵老老实实

坐了两个月月子,哪怕用湿帕子擦洗,配合干洗粉洗头,等到出月子的时候,苏茵还是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馊了,简直不敢见人。

出月子那天,她足足洗了三次澡,皮都泡皱了,才觉得自己舒服了一些。

皇后过来探望,看着苏茵只用一块帕子包着头,穿着一身简单的大褂,愈发显得有些瘦骨伶仃的模样,不免怜爱道:“怎么坐完月子还是这般瘦,可是身边的人轻慢了妹妹?”

苏茵忙说道:“皇后娘娘哪里的话,是臣妾自己不争气,膳房那边肥鸡大鸭子炖着,臣妾却也吃不了多少,福沛这孩子又生得单薄,臣妾难免多忧心一些!”

皇后听了,心中一动,口中说道:“原本我还说,你已经出了月子,回头还把福宜福惠给你送回来呢!”

苏茵摆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说道:“皇后娘娘瞧臣妾如今这个样子,自己还顾不过来呢,福宜福惠那边,还得多劳烦皇后娘娘才是,回头臣妾有了精神,再专门谢娘娘!”

皇后笑道:“你惯会见外,还专门谢我!我啊,谢你还来不及呢!福宜福惠都是乖孩子,我看着他们,都觉得自己年轻了二十岁,唉,要是弘晖还活着,孩子也该跟福宜福惠一般大了!”

苏茵心里也是闪过一丝念头,说道:“前一阵子,万岁爷不是追封了五公主吗?臣妾想着,万岁爷素来也是疼爱儿女的,不如娘娘跟万岁爷提个醒,请万岁爷也追封一下前头几位阿哥格格!”

皇后听了,不免一怔,然后便是垂下泪来,拉着苏茵的手,说道:“好妹妹,若是此事能成,我替弘晖谢你!”

苏茵忙说道:“娘娘不嫌我多事就好,毕竟,其实也不光是大阿哥......”雍正夭折的孩子好几个,还有两个阿哥是李氏所出呢!

皇后却是摇了摇头:“别人如何我不管,我也就是惦记着弘晖了!”

皇后回去之后,趁着雍正过去,果然提起了前头几个阿哥格格的事情,垂泪道:“弘晖走的时候,都已经入学读书了,最后连个墓碑都没有,再有弘的弘?几个,走的时候也都还小,便是懋嫔那边,也没了两个格格,这么多年,都如槁木一般,

以前是没这个念想,如今万岁爷都已经是九五之尊了,不如给几个孩子一个恩典吧!”

雍正也很怀念过世的嫡长子,那是真的寄托了他大量心血的孩子,走的时候才八岁,那阵子,他真的是满心的悲痛,除了给孩子抄经,让他能够往生,其他的,他什么也做不了,就一口小小的棺材,就下葬了。

听得皇后这般言语,雍正ren不住揽住皇后的肩头,叹道:“朕知道你惦记着弘晖,朕又何尝不是呢!朕这么多年来,都不敢多想,一想起来就是弘晖叫朕阿玛的模样。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皇后你也该走出来了!福宜福惠如今不是养在你身

边吗?回头朕跟贵妃说,以后,这俩孩子就叫你养着,等孩子大了,将来有了福晋,生了小阿哥,到时候你看着,选个合眼缘的,咱们过继给弘晖,也算是给弘晖留下一脉香火!”

皇后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几乎是立刻起身谢恩,雍正却将人拉了起来,皇后不满十岁就进了宫,做了他的福晋,哪怕那会儿很难生出什么爱意来,但那么多年在一起,总归是有感情的。两人也曾有过情热的时候,只是后来弘晖没了,皇后就

像是心死了一般,如今瞧见皇后能坦然提起弘晖来,雍正心里头还是松了口气的。

不过皇后还是说道:“年妹妹那边,臣妾原本只是想着她顾不过来,这一直养着福宜福惠,那......”

雍正拍了拍皇后的胳膊,说道:“贵妃一向懂事,她不也挺信赖皇后你嘛,不会有什么想法的,何况,孩子养在你这里,也是好事!”

皇后听雍正这话里有话,心里砰砰直跳,她宁愿跟苏茵分享皇太后的荣耀,也不想看着李氏得意,不过面上却是一副感激的模样:“万岁爷都是为了臣妾考虑,臣妾前些年是真的想差了......”

话不用说尽,雍正这人挺感性的,他笑道:“你们女人家,就是这些心思,你是朕的嫡福?,朕总归不能叫你没了下场!”

夫妻两个温情脉脉,一时间就如同从未有过任何隔阂一样。

雍正行动力很强,回头就叫礼部拟了吉祥字眼,然后从里面挑了几个出来,追封弘晖为端亲王,弘昀为嘉郡王,弘?为宁郡王,大格格为和硕怀敏公主,二格格为和硕怀恪公主,三格格为和硕怀静公主。

旨意一出,齐妃和懋嫔都哭得跟泪人一样,听说这事是皇后主倡,哪怕皇后为的是弘晖,但另外几个孩子也是受益者,这有了封号,他们就能有个墓碑陵寝,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哪怕是齐妃,也心甘情愿地去了长春宫给皇后谢恩,一时间,

宫里头似乎一下子变得平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