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九九消寒图(下)(2 / 2)

“是。”殷臻一怔,到底领着弟弟抱拳告退了。

“娘娘先头怎也不说几句软话呢”送走两位皇子,纤云转回来,瞧着德妃怔怔得盯着门口,心底一阵酸涩,扶着她的手在桌子边坐下来,轻声叹一句。

“……隔得久了,竟不知道如何相处了,罢了,再看往后吧。”德妃苦笑一声,回头瞧着眼前的儿女,轻叹一声,“如今这个样子,有我没我到底也没什么分别。”

“是。”纤云不再多说,指挥着小宫女们先端上菜来。

“四哥,今日冬至娘亲想来会给我们炖羊肉锅子呢。”出了钟粹宫的大门,殷佐挨着他哥走着一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你如今也渐渐大了,还日日想着吃喝,怎么也不长点儿心眼儿呢。”殷臻无奈的叹口气。

“政事我也学着呢,哪里就不心眼儿呢”殷佐嘟囔着,自六岁那年跟着殷臻、唐先生一道往宫外见长安府尹给百姓发秧苗,他便觉得生民艰难,只是许多事情便是他有心,囿于年纪到底也难以施为,这会子听见殷臻这样一说,小孩儿有点儿不服气,“平日里的邸报靳先生也要讲,如今你再考我,比之从前定然是大有长进的。”

“到时候答不出来,可别哭鼻子呀。”殷臻原本仗着身高想要像年幼时候一样摸摸弟弟的脑袋,可转头一瞧他却带着瓜皮小帽,只好悻悻然的收回手来。

到了景仁宫里,不出殷佐所料,皇贵妃果然在花厅里摆起了银带盖火锅,黛玉跟在她旁边,正看着殷祥不要伸手直接取桌上的蔬菜。

“殿里暖和,先脱了大毛衣裳,已经备下蜜水,你们才从外头进来,每人喝上一盏,净了手再坐过来。”皇贵妃见他们进来,一面说一面替两个孩子脱了外头的斗篷,当归在一旁忙将斗篷挂在旁边熏笼上,小宫女们端上洗手的帕子和胰子,水是一早备下的,这会子端上来,温度刚好。

“哥哥。”殷祥今年已经三岁了,他人小,却生的活泼,坐在旁边位子上能自个儿坐的稳稳当当的。见了殷臻、殷佐过来,登时咧嘴一笑,伸出两只小胖爪子就要求他们抱。

“来,哥哥抱你。”殷臻弯下腰握着小孩儿的胳肢窝就将他抱了个满怀。

“吃肉。”殷祥见众人都落座了,他也挨着他哥坐下,伸手指着旁边片好的羊肉冲着南星吩咐,也是阖宫上下都冲他,便是殷佐都稀罕这个弟弟。

“你小小年纪,也知道吃肉”殷臻逗他,殷祥的注意力都教眼前香喷喷的肉吸引过去了,哪里还注意到这个哥哥说得什么话。

“佐哥儿当年开口第一句说得话不是旁的,却是个‘肉’。”皇贵妃说道这里笑弯了腰。

“这羊肉温补,性平,妹妹可多吃些。”殷佐装作不动声色的样子,可黛玉却瞧见他耳朵尖都红了,不由掩唇轻笑。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排了下后面大纲,主要是搜一下原著里面林海死的时候黛玉是几岁,原本想到百度百科上有,然后看了百度百科林如海的词条,真的有一种想爆粗口的感觉,不知道是谁编辑的,信誓旦旦的说林海是七品小官。

贴一下之前看的一个比较有道理的分析帖: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在清朝,康熙开始有个规定:“满不点元”。就是说满族的子弟考科举是不能点做前三名的。由此可见,林如海应该是汉族人。探花在清朝一般是直接赐翰林院编修,这个官职是正七品。

接下来林如海的第二个官职是“兰台寺”,这个官职在清朝是没有的,是个汉朝的官名。在汉朝时时,是由御史中丞主管,主要负责纠察、弹劾。在这个地方脂批说“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后世常称“御史台”为“兰台寺”。由此可见兰台寺基本相当于清代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或副御史,这个官位在清朝是从三品以上。

最后一个“巡盐御史”,上面有人说这个官职是七品官,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信心说的这么信誓旦旦。所谓巡盐御史正七品,是明朝明英宗时代的职称了。

清朝时,盐运使一般是由内务府排皇帝最亲信的人去当。后来又设立监督机构,这就是所谓的盐政院。盐政院的首脑是巡盐御史,简称盐政使,在清朝礼制里面是从三品的官职。主要是监督盐务官员、盐商,以及所有涉盐的管理机构,一旦发现弊端,直接上报给皇帝本人,所以这个官职还有一个不能上台面的作用,就是皇帝放在江南的监视器。

红楼梦里提到林如海的江南职务用了三个官职“盐课”“盐政”“巡盐御史”而且扣死了是主管“两淮”的。说穿了这三个就是一个官职,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干的那个两准盐政使。

康熙时期,轮流担任两淮盐政的正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李煦郎舅两人。这个官职在清朝一直是从三品以上。

最关键的是,盐政使这个职位的好处不是官阶大小,而是收入高。清代前期盐课是仅次于地丁银的财政收入,而两准又为盐课额数之最,李煦家被抄,抄出十二万八千四百多两银子。可见油水有多足。从清朝开始,有很大部分人相信林如海的原型就是李煦,两者都是苏州人,而且两者都长时间管理两淮的盐务。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出任这一官职还有一个隐含原因就是康熙让他在盐务中捞钱补江宁制造的亏空。

——这是原帖子,文里面一些细节就不说了,有人说林家很穷,因为林海死后黛玉带到贾家的大部分东西是书,真的打脸,古代的书又多贵就不用说了吧,尤其是一些孤本,那是真正的价值连城

我后面觉得我还是翻原著吧,真的不适合去看网上各种乱七八糟的考证,看一次炸一次真的,我就不明白原著写的明明白白的钟鸣鼎食之家怎么到了某些人眼里就是普通人家,钟鸣鼎食这个词语是一般人家能用的么

再扯一个跟黛玉人设背景相关的题外话吧,刚好前几天也有评价说我洗白佟贵妃,首先呢本文架空,这个从第一章接说了,第二个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我家儿子,我恨不得能给他最好的,我尝试在这个文里讨论不同的妈对不同孩子的言传身教的影响,算是私设夹带,所以我在文里把主角的养母写的很好,当然称不上尽善尽美,她也有自己的缺点,后面会写,但是,敲黑板,因为主角是我亲儿子啊,所以我想把最好的给他,然后同样黛玉是曹大大的亲闺女啊,曹大大其实也想把最好的给她,父母是她风骨的影响的根源啊